网上科普有关“小学科学《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说课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科学《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说课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第七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物质溶解性等级分类,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掌握根据溶解度的计算,学会溶解度计算的一般方法。使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科学思考]
运用实验探究方法来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通过讲练结合方法让学生掌握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
[解决问题]
能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学 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及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有关现象的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实验,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以及珍惜时间的科学态度。
二、要点扫描
[课标解读]
溶解度的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科学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及转化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科学探究的技能,通过让学生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并能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看懂图表能力并运用提供信息解决问题能力,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是科学中学生要掌握最基本计算方法之一,学会配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科学技能。
[内容分析]
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是第一章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初中科学的一个学习分化点,知识要求较高,在九年级的科学教材和综合性题中会多次出现,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知识点。本节内容的特点一是由于溶解度的概念严格,叙述精炼,教材进行了分散难点的处理,先通过列表法介绍不同物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又通过溶解性等级的介绍,加深学生对物质溶解性的理解,而学生能否掌握好溶解度计算,前提是准确理解溶解度的概念,这样整节内容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因此,教学时应多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和课堂练习,强化溶解度概念的准解,语言表达力求能俗、简捷,使学生容易接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是第一章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初中科学的一个学习分化点,知识要求较高,在九年级的科学教材和综合性题中会多次出现,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知识点。本节内容的特点通过练习来分散难点的处理,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溶解度的简单计算。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难点:运用实验探究方法来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液稀释的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科学探究一般步骤已比较熟悉,同时学生具备一定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所以该节课设计以实验探究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的得出科学概念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的知识形成是受学生欢迎的。
[学法点拨]
(1)复习提问,实验验证。
通过简单的提问,复习旧知识,放松学生心情,同时让学生上讲台操作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分析归纳,得出科学概念。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
的科学概念,同时为下面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探究实验的猜想提供知识储备。
(3)讲练结合,巩固科学概念。
仔细讲解溶解度的概念,特别指出要注意四个方面,通过练习巩固溶解度的概念及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5) 图文讲解,练习结合,巩固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
(6) 例题讲解,练习结合学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实验操作,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经验介绍]
学生对与一般计算能力还容易接受,但计算涉及到具体日常生活事例学生又难以接受,而学生对于图表分析能力还是比较差,所以课堂中通过较多练习来加强学生图表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文档
[教学时数]
共2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动画一个。
2.药品:硫酸铜 硝酸钾 蔗糖 熟石灰 氯酸钾 食盐
3.仪器:试管 烧杯 玻璃棒等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设问: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溶剂里呢?
二、新课展开
实验演示:硫酸铜的溶解
现象: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酸铜不再溶解。
结论: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水中)下,溶质不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强调黑体部分的四个方面,各举一个反面例子加深印象,为溶解度教学做铺垫)
思考、讨论: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思考、讨论:那么,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果能转化,怎样转化?
实验:
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改变条件 实验操作 出现的现象 结论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3、 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氯酸钾未全溶,已达到饱和;食盐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过渡
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如何定量地判断溶质的溶解能力?
二、溶解度
1、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
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
5、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克
6、在3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20克硝酸钾,则硝酸钾的溶解度
2、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 大于10克 1-10克 0.01-1克 小于0.01克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说明:所谓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时相对的。自然界没有绝对不。习惯上称作“不溶”的物质,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计而已。
例1 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该物质属于溶解性哪个等级?
提问: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温度高低、是否搅拌、食盐颗粒的大小
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二、建立假说: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猜测:
猜测1:溶解度可能与 温度 有关
猜测2:溶解度可能与 压强 有关
猜测3:溶解度可能与 溶剂 有关
猜测4:溶解度可能与 溶质 有关
三、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方案1)
① 在室温下配制硝酸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② 给饱和溶液加热后再加入硝酸钾,观察此时硝酸钾是否溶解了?一直加到硝酸钾不能再溶解为止。想一想:为什么加热后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
③ 将此时的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是否有大量的硝酸钾固体析出?想一想:为什么会有硝酸钾固体析出的?
得出结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温度是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方案2(控制变量法)
目的 验证溶解度是否与温度有关
条件控制 温度不同,溶质、溶剂一样
实验方案 (1)称量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M克,在室温下用一定量100克的水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剩余N克。即溶解度为M-N克。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称量剩余的硝酸钾为P克。即溶解度为M-P克。
(2)或配制较高温度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进行
实验数据 M克,N克,P克,100克
结论 对于同一种溶质,温度改变,溶解度改变
通过几次实验,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
三、 课堂总结
板书: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 溶液和稀溶液
(二)、溶解度
1、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
四、课外探究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动画一个。
2.药品:食盐 水
3.仪器:天平 烧杯 玻璃棒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以下哪一因素无关
A.溶质和溶剂的多少 B.温度的高低 C.溶质的种类 D.溶剂的种类
2、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质量 D.充分搅袢
二、新课展开
讨论与思考:如何快速判断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
(三)、溶解度度曲线: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有的影响很大(曲线较陡) 如硝酸钾
有的影响不大(曲线平缓) 如食盐
(2)、极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 如熟石灰
补充:1、溶解度曲线上的各点的意义。
(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
的溶解度,
(2)且溶液是饱和溶液。
(3)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4)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6)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7)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8)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查找某物质一定溶解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9)确定溶液是饱和状态或是不饱和状态
练习1: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什么范围内,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2、 在什么温度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在t2℃时,等质量的水中分别溶解A、B两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 哪种溶质溶解的质量较多?
练习2: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
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2、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3、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4、在t3℃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__,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5、在t3℃时,100克水中加入20克a物质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克。
过渡:日常生活中用到更多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何定量确定其稀浓程度?
(四)、 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种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即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公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从100毫升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2%的食盐水中取出10毫升,则余下的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A.10% B. 1.0% C.12% D.1.2%
明确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 不变 不变 增加 减少
溶剂的质量 减少 增加 不变 不变
溶液的质量 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
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大 变小 变大 变小
例题:
类型1:已知溶质的合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g溶液,蒸干后得到2.8g氯化钾固体,则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练习1 某溶液的密度是1.2g/cm3,实验测得每100ml该溶液中含溶质24g,求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类型2:计算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kg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
实验:P37
配制步骤: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称取或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类型3: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3:20℃时,将38克氯化钠放入100克水中搅拌后,烧杯底部仍有2克固体氯化钠,则该溶液中质量为_____克,溶液质量为_____克,该溶液_____(是或不是)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类型4:溶液稀释或浓缩和配制的计算
对于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的计算,要抓住
要点:(1)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
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通常是用量筒量取体积来计算的,要注意
(2)浓(稀)溶液质量=此浓度的密度×此浓度的体积
例4:把4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三、 课堂总结
板书:
(三)、溶解度度曲线
(四)、 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种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即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公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四、课外探究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联系与区别?
四、 学业诊断
例1、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温度不变下蒸发10克水析出1克晶体,蒸发20克水出4.2克晶体,问:该温度下硝酸钾溶质的溶解度是多少?
分析:学生容易得出硝酸钾溶质的溶解度是10克或42克的答案,忽略了溶解度计算要在饱和溶液的前提下才能计算,只有蒸发10克水析出1克晶体后留下溶液才是饱和溶液再蒸发10克水析出3.2克晶体才构成饱和溶液,故温度下硝酸钾溶质的溶解度是32克。
正确答案:该温度下硝酸钾溶质的溶解度是32克。
例2、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把10克硝酸钾溶解在20克水中,问硝酸钾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学生通过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20+10)=33.3%,而忽略溶解度是31、6克的信息,20克水不能完全溶解10克硝酸钾。
正确答案:26.5%
五、精彩存盘
1.某温度下,将12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2.t ℃时,向50克水中加入某物质(不含结晶水)W克,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t ℃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3.33℃时,有250克硝酸钾溶液,若向该溶液中加入30克硝酸钾,则恰好为饱和溶液,若原溶液恒温蒸发掉60克水也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3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4.t ℃时硝酸钠饱和溶液36克,蒸发掉5克水,仍使溶液温度保持在t ℃时,得滤液27克,则t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
5、溶液稀释前后的等量关系是( )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无法判断
6、把1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10倍,稀释后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是( )
A、为原来的1/10 B、增加10倍
C、为原来的9/10 D、不变
7、把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要水多少毫升?
8、实验室需要配制10%的盐酸500克,需要38%的盐酸多少毫升(38%的盐酸密度是1.19克/厘米3),如何配制?
附:正确答案:1、100克 2、2W克 3、50克 4、80克 5、B 6、D 7、196毫升8、110.6毫升
六、相关链接
1、谈“溶液的浓度”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使用溶液。为了表明溶液组成,习惯上常使用“浓度”这一物理量。在中等化学中,把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有溶质的量叫作溶液的浓度。但在国标中,术语“浓度”有它特定的含义,它“常加在量的名称上(特别是对混合物中的某种物质),用以表示该量被总体积除所得之商”。例如,B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意味着“浓度”前面的量要被总体积除,亦即表示B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B的质量浓度,表示B的质量除以混合物体积。而原中等化学中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体积比浓度、ppm浓度中的“浓度”都没有这种含义,因此都应予废除。此外,按照国标规定,B的浓度并不是泛指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而只是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同义词,即B的浓度或B的物质的量浓度。因此,用“溶液的浓度”来泛指溶液的组成或含量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拟将“溶液的浓度”改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温度、压强对溶解度的影响
温度、压强对不同状态的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不同,这主要是因为构成不同状态的物质微粒间的距离不同。构成固体、液体的微粒(离子或分子)距离较近,彼此之间吸引较强,溶液温度升高时,在热的作用下,它们之间的吸引作用被破坏,从而使溶解度增大。但对气体来说,溶液温度的升高,会使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容易从水面逸出,所以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当温度一定时,增大对气体的压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浓度增大,单位面积的液面接触气体的分子数增多,气体分子进入液面比从液面逸出的多,从而使气体的溶解度增大;而构成固体、液体的微粒间距离较近,增大或减小压强很少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所以固体、液体的溶解度几乎不受压强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能不能说它们的溶解度与温度成正比呢?
不能。从数学意义来说,两个变量的比值为一常数时,两个变量才是正比关系。而某种固体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与其对应的温度的比值并不是一个常数,例如,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20℃时为31.6g。
20.9∶10≠31.6∶20
所以不能说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成正比”,只能说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因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不是正比关系,在直角坐标系里,它们的图象不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而是不通过原点的曲线,我们把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总结
该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册可以在抖音、百家号看。
在抖音上,你可以搜索“四年级科学同步练习册上册”,这里有相关的视频内容供你在线观看。也可以在百家号上查看“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的内容,这里有详细的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册的内容包括专题形式组织的教材内容,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等。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总结1
一、弘扬帮带精神,促进科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本组教师年龄普遍偏低,都是青年教师。这种年龄结构的科组存在一个明显的特征:教师经验不足,但活动能力较强,可塑性和创新能力强。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有计划地大胆利用青年教师,对新教师热情传帮带。每学期举行新教师汇报课,并进行全组评议;通过个别听课评课指导、问题研讨指导和备课组中心发言指导相结合,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我们还采入“给机会、压担子”的方法,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
二、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1、定期学习,周密计划,健全制度
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我们将每周五上午第二节课定为统一的业务学习时间。为确保学习的顺利进行,每学期我们都制定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做到主题明确,人人参与,积极发言讨论,并认真做好记录供教导处检查验收,从不间断,从而保证了业务学习的常规化和制度化。
2、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协同攻关
我们始终坚持发挥集体力量的优势,开展集体备课,不断加强学科备课组的活动,做到“三有三保证三坚持三统一”,即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保证时间、保证全学科组教师参加、保证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听课、说课、评课制度;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形式。通过备课组活动,实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一改过去单打独战、各自为阵的局面,取长补短,开辟了教学的新气象,从而有效地营造了课内课外的教研气氛。通过集体备课,使我们的一些新教师,如姚小光老师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迅速,进步很快。更新了观念,使教学方式更科学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课堂的欢迎率大大地提高了。在上学年度教学调查中,体育科组教师受学生欢迎率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的成为了学校最受欢迎的教师。
3、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
听评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交流、对比的过程,听别人的课,可以学到别人的优点,可对比同一个问题别人是怎样讲的,而自己又是怎样讲的,对别人的优点可以借鉴和学习,对别人出现的问题,可以引起自己的注意,看自己在讲这节课时是不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评课是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光听课,不讲课实际上等于白搭,通过评课,其他的老师可以提出自己这节课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可以使本人能发现自己教学的缺点,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些方面多加努力、提高,讲课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教研活动是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教研活动的开展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是不会很高的。集体备课可以使几个老师在一起讨论这节课的重难点,对有争议的知识点进行讨论,最后达到共识,通过集体备课结合其他教师的意见,更能透彻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这样上课效果会比自己单独备课要好。
今后,还要进一步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落到实处,让教研活动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总结2一、教研概况
为了促进xx区小学科学工作的开展,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探讨3-6年级《纸》、《溶解》、《在阳光下》、《形状和结构》单元教学策略, XX年9月,开展了10月份网络教研活动。全区小学科学教师积极参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很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多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教研活动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活动内容及反馈
活动内容
1. 根据给出的课提出自己教学存在的疑惑和问题。
2. 根据提供的教学设计和视频提出自己看法和建议,探讨有策略。
3. 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供大家研讨。
反馈意见:
1、三年级《纸》单元。《纸》单元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以此为单元概念来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各种纸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和纸的结构有没有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种科学思维的方式。《不同用途的纸》一课所需的纸样,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好,或者老师平时就积累,也可以采用实验材料包的几种纸样提供给学生观察。
2、四年级《溶解》单元。《溶解》单元主要是概念学习课型,可以采用"问题--猜测--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形成概念(结论)"的.教学模式,着重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科学描述以及归纳概括。为了保证在课堂上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老师在实验前要特别把实验过程强调清楚,要让每位学生清楚如何实验,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才不会出现不动手的学生。
3、五年级《在阳光下》单元。这个单元学生非常感兴趣,其中的实验要让学生多动手做。这个单元基本是一节课的前段在课室上,后段要带学生在操场上,所以一定要在下操场前说清楚上课要求,明确纪律,让小组长管理好本小组成员及分工,尽量不要出现有学生游离在小组外的现象。每一节课的实验材料一定要准备充分。
4、六年级《形状和结构》单元。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材料的选择;二是实验应控制的变量。很多实验都要老师先自己做做,找好材料,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可以对教材进行选择和处理,每节课由一个挑战活动组成,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小结。每节课都让学生有足够的动手、动脑时间,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各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也很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这次的网络教研涉及四个年级,四个单元,范围较大。因此老师们交流的不够具体或者不够深入。2、仍有部分教师未能按时参加网络教研活动。
(三)可推广的教研构思
1、继续开展类似的网络教研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分享策略。
2、但是要把范围缩小一点,最好是分年级进行,可以是探讨一个单元或者一节课。
三、对各校存在的问题的一些看法
学校应该大力支持并且重视科学教学工作,安排足够的课时,配备完整的实验器材等硬件设施。
四、附件:
考勤表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总结3我们科学教研组在上级教研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共同努力,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研工作,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水平业务,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发展学生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教研组组风建设。
按规定,科学教研组必须做到期初,组里有计划,人人有计划,期末组里有总结,人人有总结,每项活动有记载。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式下,及时认真学习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新课标,新理念,切实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严格贯彻教育局有关政策、规定,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和实验工作有效扎实;循循善诱,努力使每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科学思想,具备良好科学素养,掌握好最基础的科学知识、技能。这些是我们科学教师的共同目标。
二、 有序进行常规教学。
每学期初,我们教研组集体进行新课程标准学习,大家先自学,然后互相交流,互谈感受,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年级教材,明确自己所教教材内容和要求,制订好相应的教学计划,为有序开展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教学实际,严格抓好教学“五认真”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课后辅导一丝不苟。工作做细致,要求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评价性。经常开展集体备课,要求在课后有教后感,以便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课堂上,我们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重点。教学方法多变,形式多样,民主宽松,评价多元化。科学是基础学科,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兴趣、能力是首位,这些有了,知识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我们教师要跟着形势,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法和学法,并及时总结、交流、反思、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
根据我们所教学科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小实验、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口头的、书面的、动手的、观察的,形式不限。考核这块,我们要求做到备课适当超前,教研组教师互查,学校抽查想结合,对检查结果有记录,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三、加强校本化培训,保证高质量的研究。
高素质的教师是科学教学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兴趣,自主体验自主创新的过程,发展科学创新的重要使命,也是探索构建新的自然教学体系的核心力量。要引导学生走自主创新之路,教师首先要开展自主创新性学习,以学导教,边学习,边指导,我们教研组制定了个项学习制度、计划。从而能让教师有目的地调控教与学,使学生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社会价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
另一方面,让学生能独创性地学习。不满足从于教师、书本获得答案或结果,对学习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他们综合为整体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四、构建教学策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从小善于探究创新,为今后的自主学习、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教学目标上,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2)、从教学对象上,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有效参与、动态参与;(3)、从教学关系上,民主互助、合作愉快、深化角色改变;(4)、从教法上,启发、导学、激励、内化;(5)、从教学要素上,语言、工具(现代教育媒体,传统教育媒体)、价值、人际关系等综合使用;(6)、从评价方式,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过程。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总结4本学期,我们科学教研组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树立教师天职是为了每个学生全面生动的发展的观念,努力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科学素养,为了提高我们组每一位科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教研组在本学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活动做如下小结:
1、教研活动以点带面
能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是每一位教师梦寐以求的事。本学期,本教研组老师都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在多次活动中都能畅谈学习体会与经验,然后与其他成员共同交流讨论、共同反思,共同成长。回校后又将获得的信息与方法与没有及时参与培训的科学教师一起研究,使他们也一样在业务上共同进步。
2、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迅速成长的关键环节
本学期我们组的每位科学教师都严格执行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我们教研组虽然人员少,老师担负的教学任务重,但他们都能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写好教案。本学期,沈莉敏老师开设了展示课《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得到了参与老师的好评。
3、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教师如果不学习,教学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组认真学习新教材和新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改信息,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本学期初,我们组举行了科学实验培训。一学期来,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善于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为后继教学工作积累有价值的素材。除了积极投身与教科研研究,我们科学组的老师和致力于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本学期,沈莉敏老师撰写的论文《为孩子准备一个百宝箱》发表在《新课程研究》。期末,我们科学教师又聚一起相互交流自己本学期的点滴体会。通过交流,教师们针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另外,就各年级的科学课内容而言,其难度已是老教材难以相比的了,有一部分内容甚至于涉及到高中阶段的,但我们的科学老师们一方面注重自身的学习提升,另一方面多多地互相学习。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一学期来,本组教师精诚团结,互相帮助,相互之间教研气氛浓厚。我们打算在下个学期多开展“以互听互评研究课”的活动,通过听、评活动,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争取在一次次真情的评课中,促使教师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提升听课教师的看课、评课能力,每位教师有所得有所获,每位教师有所思有所悟,为本教研组教师锤炼业务素养造梯搭台,从而达到使我组所有科学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
5、反思与改进
反思我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失误和不足,我们的教科研计划的制定和具体步骤相应的实施还不是百分百落实,有时候只流于形式;还有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缺少许多实验设备和器材,使很多教学计划都难于落实。
上述的点点滴滴,说明了我校科学组老师对科学教学研究的真诚与执着,面对新的世纪,面对如荼如火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我们确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明天还将迎来新的发展,我们定将沿着确定的目标前进,进而寻求新的突破,追求新的超越。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总结5一、教研概况
为了促进天河区小学科学工作的开展,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解决五、六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XX年10月26日至XX年11月3日,开展了10月份网络教研活动。全区小学科学教师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多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教研活动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活动内容及反馈
活动内容
1、各位教师把在进行五、六年级教学中把存在的问题提出来;
2、中心组教师对这些教学问题进行解答及与提问的教师进行研讨。
反馈意见:
1、实验材料难找。五、六年级的多个单元实验活动多,实验材料多样,实验器材等硬件设施的配备相对不配套,也给科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建议从多个方面寻找合适的实验材料,如配套实验材料包、实验材料盒、学生自带、废物利用等。
2、室外实验活动难以开展。五年级《在阳光下》的单元教学中,有很多活动需要在室外开展,耗时长,40分钟课堂难以完成。而且多数学校的科学课每周只有1个课时,教材内容上不完。建议对教材内容和实验活动进行合理的删减、修改和整合。同时,预先考察活动场地,对学生提出室外活动的要求,确保活动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材料难找,实验器材配备不完善。
2、学校的专职科学教师少,兼职教师经验不足,遇到问题时未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3、仍有部分教师未能按时参加网络教研活动。
(三)可推广的教研构思
1、继续开展类似的网络教研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分享策略。
;关于“小学科学《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说课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后若惜]投稿,不代表共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oduck.cc/cshi/202501-136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共度号的签约作者“后若惜”!
希望本篇文章《小学科学《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说课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共度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小学科学《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说课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科学《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说课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